科隆青训走人,转会溢价被瓜分,升班马收益缩水
- 2025-07-16 06:20:55
- 6
升班马亏麻了!20万欧卖英超标王,国米400万购国脚中卫今夏套现
新闻数据一摞,数字直晃眼。刚升上德甲的科隆,日子不好过。夏窗还没关,已经被各种转会操作扎心到不行。20万欧元,维尔茨从自家青训走到勒沃库森,利物浦新赛季1.36亿欧元签下这块宝,科隆呢?青训补偿顶天250万欧元。想想五年700倍的溢价,全让别人赚了,手里只剩点安慰奖金。
新鲜例子还不止一个。比塞克,这孩子当年自家卖去丹麦,只换了172万欧,去年被国际米兰400万带到意大利,今年直接标价3500万,英超摆好桌子等着截胡。科隆连喝汤资格都没有。青训体系下苦工,球员一走一夜暴富,没轮到小球队尝甜头。
数据查下来,今年德甲升班马转会收益整体缩水三成。卖人拿不到好价钱,抢人更拼不过有钱队。比塞克转会案例,科隆到丹麦、丹麦到国米、国米再到英超,翻了二十倍,前家老东家一点股份没有。一波操作下来,小俱乐部只能认倒霉。
事不巧,还赶上科隆这两年经济极差。上赛季掉队直接降级,刚混回德甲,营收结构没稳住。赛季结束,转会窗开,球迷盼望能有新故事,迎来的依然是卖血。升班马身份没帮忙,转会市场对小球队一直都是冷脸。生存压力卡死,就算识人无数,想留下来也是奢望。
制度上也没好帮衬。FIFA规定青训补偿5%,真到这级别,标王诞生终于有大头转会,小俱乐部指望分点汤喝的额度上限也就两三百万,碰巧遇见漏洞还得不到足额。球员核算里,绝大部分溢价和折现流进了大俱乐部口袋。小工厂把原石磨完,大品牌一标价,身价暴涨,工厂老板只有干巴巴的合影留念。
圈里不光德甲,英超南安普顿当年把贝尔350万英镑卖给热刺,没两年后者8500万欧转手到皇马,南安普顿老高层公开承认被“吃干抹净”。多特蒙德也不是没有例子,登贝莱当初低价挖来,转卖巴萨赚得腰包满满,起点俱乐部信息栏仅剩一条小字。
问题就这么明着摆。资源有限,青训再好也留不住苗子,补偿又少。不卖没饭吃,卖了只能被薅羊毛。大球队派网络哨探,数字化跟踪,青少年球员还没成长就被档案存档。等能打职业了,条件不谈直接合同捡人,轮不到小球队发挥价格权。像科隆,自己培养的苗,熬过贫瘠难守的年头,换来对别人“镀金”的看台。谁不憋气。
从赛季实际现状说,德甲中下游球队几乎全得过苦日子。资金、环境、赞助、曝光度全比不上豪门。伤不起,让人白捡便宜,留着又怕球员憋废。要是真的全靠青训补偿,太不划算。看自家小球会费劲巴拉熬到降级,生猛点能再升回去,等来新赛季政策和资金要求,不得不提前变卖资产来填补亏空。球员维尔茨变现,收入账面微薄。比塞克转型走高,根本没轮到科隆笑到最后。
大球队轻松囤人,天才少年流水线一样上岗。从青训到一线升级,跳板功能早已明白,反倒小队紧咬青春阵容,留不下就注定只是球员通道。老友记一样的故事太多。大部分时候,即使球迷再不舍,老板也只能合同上签字放人。
IM电竞资金缺口没法补。青训投资在预算里排的重要性却没换来一样的待遇。大欧洲球市里,转会分成制度还是原地打转。青训类青苗辛苦养大,成品球员意外升值,留给穷队的甜头只是杯水车薪。拿到补偿连个像样新援都买不起,外加营收压力,很多小俱乐部只能拼命裁员减开支。卖血求生,弹尽粮绝都快说麻木了。
说回维尔茨。国际上的高价转会,科隆名声总有一席,但拿到的实际收入,账本翻一夜也提不起劲头。五年投入、球员成长,资源投进去,合同条款不到位,溢价全在别人账面。球迷不甘心,却改变不了什么。球员本人能登陆英超,长远讲算是好事,但原东家心情复杂,场边教练、青训主管一遍遍回顾合同细则还是徒劳。
比塞克如果不及时离开,可能早已被耽误,求生方式全得靠提前转会来换现金流。但换来的回报对比几年后球员走红,也只能感叹错位竞争。制度不改,谁都不想做跑腿工。要真谈什么公平竞争,大俱乐部坐收渔利的戏码,制度漏洞早就被用穿。
转会市场的温情本不多见。钱摆在这儿,没有资源和谈判权地位,辛勤劳作全成豪门“原材料”,等青训成果开花的时候,小队成了背景板。那点点青训补偿,杯水车薪,哪能填补投入。用老球迷话讲,辉煌记忆很快就被冰冷数据冲得烟消云散。青训成果拱手让人,下一茬青苗还得赌运气,难怪中小俱乐部越来越难觅到话语权。
很多年后再提起这笔操作,勒沃库森捡宝,利物浦砸钱,国际米兰再套现,最后这些年工资预算紧张、升班马的科隆,陈列室里多一个转会新闻,可账面油水全在别家。转会市场一条冷酷河流,时代洪流里,不推翻制度,血汗工厂再多也只有衬托土豪的戏份。
小球队难活,转会规则得有人关心。不改,青训怎么坚持,未来有谁敢赌?
本报道严格遵守新闻伦理,倡导积极向上的社会风尚。如有内容争议,请依法提供证据以便核查。